邁向共善: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永續建言,如何實現人類最大多數的幸福!

聯經2(聯合)
特惠價
NT$800
商品編號: 2017357103627
供貨狀況: 尚有庫存

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

加入最愛 此商品 「 最高 」可以折抵紅利 2 點 (約等於 NT$2 )
商品介紹
★諾貝爾經濟獎得主讓.梯若爾巨作,中文版隆重問世★
台北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邱敬淵/審訂
台大經濟系特聘教授林明仁/導讀

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讓.梯若爾
在市場與政府雙重失靈,
個體利益與群眾集體福祉難以調和的時代,
深思謹言:我們為什麼應該讀經濟學?

自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後,經濟學家受到信賴的程度似乎逐步降低。經濟學家察覺到大眾對經濟學的理解與信任都每況愈下,而這更是直接連結到國家政策上。所得分配不均、資源不平等種種問題,如今在每個國家都愈演愈烈。

人們在憤怒和沮喪的時候,更容易放棄當前的政府,也不再採信專家的言論。他們轉而尋求天翻地覆的改變,而這正是杜撰童話故事與錯誤政策民粹主義者所能提供的。於是,人們試圖緊抓住可以帶來希望的東西。

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讓.梯若爾認為,政府端不出真正有長久正面影響的經濟政策,正是因為人們不理解經濟學。他認為:「有這樣的經濟政策,都是我們自找的,因為一般大眾欠缺對經濟學的理解,使得政治人物要做出好的政策抉擇,變成一件需要莫大政治勇氣的事。」

他又說:「與專家和政府溝通很有用,但如果大眾因為先前沒有相關教育背景,而不懂得我們在說什麼,那麼政治人物便難以推動正確的政策。因為政治人物跟一般人一樣,會根據得到的刺激做出反應,而選舉就是他們的刺激。」

當市場邏輯滲透一切,政府監管卻步步受限,個人與群體、效率與公平之間的矛盾愈發尖銳。面對氣候變遷、財富集中、數位平台壟斷等當代難題,我們需要怎樣的制度來重新分配風險與責任?

梯若爾在本書中,以制度設計、行為經濟學與賽局理論為基礎,深入探討自由市場的極限與公共干預的必要,並提出在自由與監管之間求取平衡的新思路。

這不僅是一本關於經濟學的書,更是一堂如何重建公共利益、設計永續社會的公開課。


作者: 讓.梯若爾
原文作者: Jean Tirole
譯者: 郁保林
出版社:聯經出版公司
出版日期:2025/07/24
語言:繁體中文
定價:800元
ISBN:9789570877113
叢書系列:創新觀點
規格:平裝 / 560頁 / 17 x 23 x 2.95 cm / 普通級 / 單色印刷 / 初版
出版地:台灣
已加入購物車
已更新購物車
網路異常,請重新整理